财务会计类的专业,就业相对来说范围比较广,可以去各种行业,各种公司。因为不管什么公司,总要有财务部门,大家的账务处理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去做,其实套路都一样。

做财务类的工作,入门是很简单的。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去企业做财务工作,应该是做一些比较简单、基础的工作。

如果是会计,可能做点出纳、辅助会计记账的工作。虽然说企业都是按照会计准则做账,但是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账务处理还是有它的特殊性的。

如果对行业、对企业所做的业务不熟悉,那么有些账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还是不知道如何处理。

财务工作入门容易,但想真正在财务部门独当一面,肯定是工作后开始学习、积累相关的经验。做财务工作,行业经验是很重要的,这个是在学校里面很难学到。

所以对于一个大一新生来说,如果将来想从事财务工作,一方面财务基本功要学扎实,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行业的特征,看看每个行业财务处理的异同。

财务是一个很注重专业知识的岗位

这里的专业知识是指对会计准则、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应用。基本功扎实,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交易就能判断出如何进行财务处理。

比如说,其他综合收益与汇兑损益这两个科目,他们都会核算一些汇率变化带来的差异。那么差异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哪些是计入汇兑损益,这就需要做判断。

还有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情况下用成本法核算,什么情况用权益法核算等等。这些知识,书上都有讲解,而且在实务中也会经常遇到。

所以,一定要把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学扎实。除了知道怎么处理账务,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处理,这中间的道理是什么。

比如会计准则中规定交易性金融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则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如果只是硬记住这个结论,当然也没问题,但是这样就比较被动,你没办法理解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就更谈不上今后灵活运用准则指导业务实践了。

大一新生,刚刚开始接触会计准则,那么一定要探究准则背后的原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了背后的道理,也有助于记忆这些规则。今后参加了工作,就可以遇到实际问题,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

除了学校的正常课程学习以外,建议在校期间准备一些职业资格考试,比如ACCA。我们不推崇证书代表一切,但是就像我上面所说的,财务工作很注重专业能力的,尤其是在全球共享经济的大环境下,有这样一个证书更能突出你的专业能力(包括英语能力)。

希望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把里面的知识也好好学习一下。考试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拿到一纸证书,而是给自己一些学习的动力和机会。年纪轻轻,头脑也灵活,时间也充裕。

在校期间是考证性价比最高的阶段,等以后工作了再去学习,就非常非常痛苦了。白天工作一天,晚上回来还要看书,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这个是很辛苦的。

我周围有很多同事意识到ACCA的重要性,就这样一个学习和工作节奏,但是效果很不好,所以更应该抓住大学期间的充分时间为自己冲电。财务工作比较讲究的还是实践,理论知识学习的再多,不去运用也不行。

所以可以看看企业实习的机会,哪怕只让你装订个会计凭证也可以,至少能看看真实的会计凭证长什么样子吧。

财务实习都是非常简单的工作,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别就觉得它很简单就不想去做。因为这些事情早晚要经历的,现在不经历,以后工作中也要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