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P6)学习心得

还记得研究生毕业刚刚入坑ACCA的时候,考的首科便是TX(F6),考试通过后默默发誓,P阶段的选修课一定不选ATX(P6)。

但是阴差阳错,毕业至今的唯一一份工作便是某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海外税管理。于是,派驻海外的第二年,应Boss要求,把考过ATX(P6)写入了PBC的个人能力发展计划一栏。

虽然经过在英国的研究生学习以及两三年将英文作为主要工作语言的经历,我的英语水平听英文网课问题不大,但考虑到一天高度紧张的工作下来精神难以集中,而中文课可以使我在较放松的状态下听课,于是我选择了金立品教育的ATX(P6)网课。

终于,在金立品徐开金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一次性通过了ATX(P6)考试,今天我把自己学习ATX(P6)的经验和备考心得分享出来,希望能对其他ACCA小伙伴有所帮助。

01、把考试当项目进行管理

网课报名的当天,我便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

自制力较差的我,喜欢把一门考试当做项目来进行管理,以考试日为deadline,对学习、复习、做题、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的时间进行倒排。

第三轮复习安排三天时间,第二轮复习安排一周,做题三周,将学习课和串讲课在剩下的时间中平均分配(当然,计划一定是用来被打破的,但提前计划可以让我在因出差、聚餐而打破原定计划时心中有数、合理补齐。)

02、融会贯通的Cycle

A、讲义学习

金立品网课中的讲义详细且重点清晰,从头到尾学一遍,可以不用牢记(比如SAYE、CSOP、EMI、SIP的condition,我到第二轮复习才认真记忆),但力求所有知识点都弄懂。

B、复习

边听串讲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习题课),边在空白纸上做笔记,在复习详细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所有知识点的大框架按自己能理解的逻辑和方式总结下来。

把书从厚读薄,300多页的讲义变成40多页的知识点总结,变成自己的IP。

这一轮,注重的是加深印象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自己从太过细节的层面抽离出来,把零碎的知识点变成横纵贯通的框架。

比如,个税中的CGT和公司税中的CG,个税中和公司税中的税务亏损使用,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处理规则,但也有很多细节的区别,只能通过梳理框架的方式才能看清楚相似知识点的共性和特点,而不至于到了做题这个需要deep dive的阶段才开始发晕,把时间都浪费在纠结“为什么同是loss relief,每个题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上。

由于这一轮的笔记是框架,我留了很多空白,以便在做题和第二轮复习的时候把详细的重点难点填充进去。

C、做题

先做串讲后半部分里的题(基本上是35分的综合大题),然后把习题集里没讲过的其他题从头到尾撸一遍。记住,一定要先自己读题、试做,然后再听老师的讲课或者看答案。

做题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只有做题才能让你见识到学过的知识点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才能让你发现原来某些知识点你并没有学透或者根本就是理解有偏差。

我会在看答案的时候把首轮复习笔记留的空白填上小点形式的具体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因为有些答案原文可以直接背诵运用在考试中。

我会在笔记每个知识点处标上对应课本、讲义或习题答案的页码,这样在第三轮复习的时候能精准而迅速的找到讲义或答案原文,加深印象。

D、第二轮复习

这一轮我便基本把课本、习题集和讲义放在一边作为辅助了,主要依靠我上面总结的笔记,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掌握不牢的地方可以随时按照标注的页码找到讲义或答案原文做参考。

这一轮复习是为考前三天的那一轮复习做准备:仍觉得深奥的考点,用荧光笔标出,并且把同质的考点总结到一起(如所有的compliance date、不同场景下shares的取值方法等)。

E、考前三天复习

头两天,只看笔记上荧光笔标注的考点,以及同质考点总结。最后一天,把笔记从头到尾过一遍。

03、考场上严格把控时间节奏

考场上严格把控时间节奏,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某一道题上,也不要放弃任何一题。某一小题答不下去了不要慌,赶紧留空去做下一题。按点得分,多写点总能戳中几个得分点。

希望我的ATX(P6)学习和考试经历能给各位考友提供经验参考,欢迎大家多指教交流,也祝大家考试顺利,早日出坑!

金立品ACCA学员:C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