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日 3:30 AM

惊醒,担心,睡不着,努力静下心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期待Pass的惊喜,又畏惧Fail的失落,辗转反侧。

2021年1月18日 8:00 AM

学习群里开始纷纷报喜,我开始慌了,难道通过的先收到Results?但是感觉自己写的也不差,不甘心,一路上攥着手机,等待,焦急。

2021年1月18日 11:00 AM

经历了四次APM(P5)敲打,对于自主查成绩这个环节真是越来越怂,寻思着如果上午收不到邮件,就让朋友帮忙查,还好邮件虽迟但到,迫不及待的打开,Pass真是个美妙的词,灵丹妙药,60分妥妥当当。

从注册ACCA到现在好几年了,中间经历了出国留学和回国就业,唯独就是卡在了最后一科APM(P5)上,也时常自嘲APM(P5)要把我从小姑娘考成老太太了。

很佩服传闻中1.5年-2年内一次性全科通过的优秀同学们,以下经验仅供仍在挣扎,默默努力不放弃的同学们参考,过程不重要,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你也可以的。

01、关于选修换科目

历时几次被APM(P5)敲打,真的很懊恼,之前被OBU一等学位建立的信心逐渐瓦解,开启自我怀疑模式,甚至后来看见APM(P5)就开始抵触(愧对徐开金老师的做题八步法),也怪我自己每次都是开始时计划的好好的,但就是没有按照八步学习法认真做题揣摩。

2020年9月中旬,我跟徐老师沟通了关于到底坚持继续考APM(P5)还是换科目,最后徐老师建议我换科目,我对比了AFM(P4)和ATX(P6),最终选择了ATX(P6)。

事实证明,正如徐老师说的,ATX(P6)是努力就能通过的科目,从我翻开ATX(P6)课本第一页到参加考试,我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就通过了最后一科ATX(P6),平时还要上班,用业余时间备考,然而APM(P5)可能是一门玄学,非常恰当。锲而不舍固然可贵,必要时候换科目,也不失为曲线救国的巧妙选择。

02、关于ACCA By-products

ACCA 的By-products 不同于寻常的考试,除了主线知识体系,By-products可以说是贯穿人生,获得OBU学位,出国留学,500强公司就业,一线城市落户,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它永远停留在各大机构的宣传广告上,而当你用实践走完这一程,会发现它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你的人生轨迹。每一步都不是终点,是带你揭开新篇章、看见更广阔世界的入场券。

03、关于ATX怎么学

A、书从厚读薄

除了好好听课,讲义至少过三遍,用笔记本整理出框架。考场常见拿着厚厚讲义临时抱佛脚的同学,想象一下当你带着自己整理的知识体系小本本20多页,考前翻一翻,着重记忆容易忘记的,是不是更轻松?主要是在整理体系框架的时候,手动脑图已经发挥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优势。

B、本从薄读厚

首遍整理出的笔记,虽然对科目整体有了了解,但是professional level对于细节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所以要把必要的、不好记住的细节在第二遍加到框架里。考试前如果能实现每一页的框架和细节基本掌握,理论基础上就胸有成竹了。

C、练习册做三遍

要相信Practice Makes Perfect,首遍做练习册产生自我怀疑很正常,不要被考官的参考答案唬住,通过题目校正对知识点的理解,读得懂、算的对就好;第二遍时候要动手写写画画,踩得分点,找出差距;第三遍,正确率和速度都要提上来。最后,一定要留出完整时间,按照模拟考试要求至少做一套题目,上考场会更加有把握。

D、利用碎片化时间

ATX(P6)琐碎的知识点太多了,学起来用起来都容易产生翻开书“马冬梅”,合上书“孙红雷”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琐碎,我把常见易错知识点都总结到巴掌大的小本本上,卸掉了一众娱乐APP,地铁、走路等所有可支配碎片时间,一遍遍重复看。正如姚老师讲课时候提到的,考试很大程度上考的是第一反应,因此建立敏捷而准确的第一反应尤为重要。

E、扬长避短策略

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算数一直是我的短板,不论理论再怎么理解透彻,一算数儿肯定懵圈。所以,凡是涉及计算论述综合的科目,我都会尽可能的把理解的知识点运用分析到case里,计算部分尽力而为,也就是说数学不好也不要担心,ACCA考官都是很好的,会尽量找得分点给你,扬长避短总会出坑。

最后,衷心感谢金立品各位老师的专业讲解和团队高品质的网课,班主任老师耐心服务。认真做事的学校总会发光,祝桃李满天下,越来越好,争取IPO!

金立品ACCA学员:Anny

2021年1月26日